当前位置:主页行业资讯 > > 正文

三峡大坝建造时,生态环境如何保护的?14年过去水库的鱼多大了?-世界微速讯

时间: 2023-06-23 14:10:49 来源: 科学怂


(相关资料图)

三峡大坝自建造至今备受争议,在赞誉其防洪发电等能力的同时,也对造成的生态影响产生了质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和怂叔有着同样的疑惑。 那就是在三峡大坝建造时,周围的生态环境是如何保护的,如今的生态环境又怎么样呢?

三峡植物保护措施

我们要知道,在大型工程规划建设时首要考虑的就是 生态问题 ,三峡大坝作为史无前例的世界级工程,在建设以及后期蓄水时,对于这一方面自然也有诸多考虑,尤其是长江流域的珍稀动植物,在三峡工程蓄水之前,生态保护工作就已经进行了开展。

就比如 三峡植物园 的建设原因之一,就是为了 保护三峡地区的植物资源,抢救和保存三峡库区的珍稀濒危特有植物 。例如: 巴东木莲、荷叶铁线蕨、疏花水柏枝 等,据了解,2018年底,三峡库区的 560种 珍稀植物已全部得到有效保护,没有一种植物灭绝,其中抢救保护 8000多株、100多种 珍稀特有植物。

同时还专门建立了珍稀濒危特有植物展示区和三峡地区植物种质资源库,并开展了物候观察和多样化保存试验。截至2020年12月底,植物研究所迁地保护长江特有珍稀植物达到 1181种 ,累计繁育特有珍稀植物约 18万株 。

三峡植物鱼类措施

接着再来说说三峡工程的 鱼类保护措施 ,长江的珍稀保护野生鱼类共有 16种 ,同时也是 青、草、鲢、鳙 四大家鱼的天然种质资源库,为了能够保护长江的鱼类生态环境,主要采取了两种措施。首先就是修建鱼类洄游通道—— 鱼梯及鱼池 ,也就是在大坝两边为鱼建造楼梯以及休息的鱼池,但因为鱼儿的习惯问题,无法适应如此复杂的人工洄游通道。

所以我们还采取了第二种措施—— 人工增殖放流 ,即人工养殖鱼类,成长到一定程度后放回到长江之中,截止到2023年3月25日,三峡集团累计繁育珍稀特有鱼类近100种,人工增殖放流超 1095万尾 ,其中中华鲟累计放流68次,共 550万尾 。 那在这些生态保护措施之下,三峡大坝如今的生态环境怎么样了呢,三峡水库的鱼又有多大了呢?

14年过去水库的鱼多大了

其实早在2022年4月,湖北宜昌就发现过 长3米多、重达350斤 的中华鲟,虽然因为搁浅死亡,但这也意味着还有其它野生中华鲟的存在。并且在网友的航拍画面里,三峡大坝聚集着大量体型硕大的鱼群,不计其数的鲢鳙与鳡鱼群游水中,场面十分震撼。

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长江宜昌段鱼类自然繁殖数量达到 151亿颗 ,长江江豚种群的数量更是达到了 1249头 ,仅长江干流就存在有约595头,这样的鱼群数量正是生态修复的积极信号。还有世界极危的 黄胸鹀 、鸟中大熊猫 黑鹳 也都成群亮相宜昌江边。

而且像三峡地区特有植物也通过人工手段,在葛洲坝防淤堤、鸡公岭生态修复等工程中回到了原始区域。截止到2022年11月底,三峡地区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程已经完工,宜昌段全域森林覆盖率达到了 68.6% ,水质则稳定达到Ⅱ类标准。

关键词:

相关文章

三峡大坝建造时,生态环境如何保护的?14年过去水库的鱼多大了?-世界微速讯

三峡大坝自建造至今备受争议,在赞誉其防洪发电等能力的同时,也对造成

来源:科学怂2023-06-23

全球速看:诗书画端午 | 诗画酬习俗,书写传经典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又是一年端午到。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

来源:江南时报2023-06-23

衰奶特制“极品盲盒”,摸金铁铲震撼课堂!阿衰:竟挖出了我爷爷-当前热点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校园中的生活总让人流连忘返,而校园漫画中则描述

来源:豆豆宠物2023-06-23

今日聚焦!端午出游享假期

6月22日,游人在北京颐和园乘坐游船。新华社记者任超摄当日是端午小长

来源:新华网2023-06-23

天价“小电驴”,一辆4万7

天价“小电驴”,一辆4万7,台铃,雅迪,电动车,踏板车,保时捷,高端车

来源:市界2023-06-23